来源: 酵母君
2022-03-21 11:18:26
作为职场人,有些话肯定能让你一秒破防:
“这点委屈别人都能挺过来,怎么就你这么情绪化?”
“好好想想为什么领导不针对别人只针对你?”
“谁的压力不大啊,回家睡一觉就过去了。”
人在职场,要承受各种压力和委屈,自然而然会产生各种情绪问题。
但我们的职场文化和社会舆论,对成年人“有情绪”这件事不仅不屑一顾,甚至过于推崇自我压抑、自我控制。
慢慢的,我们会产生一种强烈又隐秘的“情绪羞耻”:
一个成年人不能很好地驾驭情绪,就像小朋友当众尿裤子一样,属于极度尴尬的社死行为。
这种错误心态的产生,源于我们对情绪的认识不足,也源于我们对情绪问题的长期误解。
正确认识情绪,才能帮助职场人更好的解决情绪问题,在沟通中正确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让心灵自由呼吸。
正确理解情绪,与自我和解的第一步
情绪是什么?怎样理解情绪的产生和运作?
其实情绪本身是非常简单的东西。
我们的祖先在面对不同环境、不同情况的时候,大脑和身体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,这些反应被我们感知到以后,就产生了情绪。
让我们感到舒适的是正面情绪,让我们不适的就是负面情绪。
以常见的负面情绪为例:
我们看到蛇虫猛兽或者自然灾害会因为恐惧产生焦虑情绪;
在完全陌生的环境,情绪会变得非常敏感警惕;
感到自己被冒犯或者伤害,我们会愤怒;
如果长期生活在压力、失落和焦虑中,会产生抑郁情绪。
但为什么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更明显?
因为负面情绪,是一种帮助我们避开伤害、应对挑战的生理机制。
敏感、焦虑、愤怒和抑郁,这些常见的负面情绪,能让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的生活环境里拥有更高的生存机会。
敏感是为了捕获更多与潜在相关的信号,
焦虑是调动资源应对威胁的表现,
愤怒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,
抑郁则是帮助自己受伤恢复和面对损失的方式。
但是,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起祖先来说要复杂许多,当代职场人需要面临长期的压力,负面情绪就更容易累积而得不到释放。
简单地说,负面情绪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,一旦它们情绪无法实现原本的功能,就出现了现代人的情绪问题。
解决问题,从情绪的影响因素开始
职场人最普遍的情绪问题是焦虑,我们就以焦虑为例来谈谈怎样应对情绪问题。
本质上,焦虑不是件坏事。任何负面情绪都承担着积极的功能,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。
当我们感知到危机,焦虑情绪催促我们尽快调动资源去应对危机、尽快找到解决方案。
但长期焦虑是一种很严重的情绪问题。焦虑使人体释放更多的皮质醇激素,这种压力激素可以让人亢奋起来,帮助人们更好地应激,但也会削弱一些基础功能,例如消化、排便和免疫功能。
所以长期焦虑的人很容易没胃口、肠胃功能紊乱、容易生病,而且情绪难以平复。
焦虑的情绪也会占用认知资源,让我们无法专注思考其他重要的事情。
那么怎样才能够解决焦虑的情绪问题?
影响情绪变化有三个因素:生理状态、认知过程,以及环境中的刺激因素。
1.生理状态:运动是第一良药
焦虑的产生是因为皮质醇水平过高,以及五羟色胺水平变低。这些内在的生理荷尔蒙并不会很快消失,它们恢复到基线水平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。
其间,因为皮质醇升高,身体提供了比平时更多的能量,所以人们的精力更为旺盛,思维更活跃。伴随着焦虑状态,过剩的能量让人们倾向于走来走去,甚至自言自语。
毕竟在自然状态下,人们本该在皮质醇的帮助下战斗或者逃跑,但是现在,人们缺乏释放这种动力的渠道,因此只能任其在体内不停地打转。
当我们意识到危险之后,我们的情绪系统为了让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危险上,调低了我们的五羟色胺水平,让我们的意识被危险源占据,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不容易因为分神而丧命。
运动在对焦虑情绪的调节上有非常大的作用,这也被足够多的证据所证明。
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在生理上更快地恢复到基线水平。这个过程可以释放我们过剩的能量,消耗体内过多的皮质醇。
运动的方式也是一种对情绪系统的欺骗,告诉它你在战斗或者逃跑。所以,想要调节过度焦虑,让自己动起来比单纯地想有用得多。
2.认知过程:不让稀缺资源占用太多认知带宽
影响我们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源。当我们资源匮乏时,我们就会感到紧张、担心失去。在职场上,想要在认知上改变自己的焦虑倾向,需要我们找到稀缺资源,减少他们占用太多的认知资源。
很多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不够自信。这种不够自信,占用了很多的认知资源,最后导致我们越来越焦虑。
比如,很多职场新人的焦虑都来源于不熟悉职场规则,不懂怎么做。这种情况下,只要快速掌握和学习职场规则和技能就够了。
当我们渴求的能力或者抵御风险的方法不再是稀缺资源,我们就不会那么焦虑。
3.刺激因素:像灭火一样解决问题
焦虑的意义在于调动资源,解决问题。如果问题一直没办法得到解决,那么我们很容易从焦虑状态转入抑郁状态。
解决问题的本质是改变产生焦虑的环境。
比如面试令人焦虑,因为你不清楚面试官会对你产生怎样的评价,这种焦虑在面试结束之后就会减轻。
但是也有些令人焦虑的事情并不容易过去,比如超过你能力范畴的KPI指标,或者一直对你工作能力不满意的领导。
这种情况下,我们就要从长期职场能力成长的角度出发,同时也要鼓起勇气去跟领导沟通交流,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怎样改进。
改善情绪问题,从正确认识和接纳你的负面情绪开始,从职场菁英必备的这节情绪管理课程开始!
2022/06/13 15:42
2022/06/13 13:24
2022/06/10 12:18
2022/06/07 11:42
2022/06/07 11:36
2022/06/07 11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