毁掉一个人,只需要给TA与能力不匹配的重任

来源: 酵母君

2022-04-11 14:07:04


有酵母学员问过一个问题:


我是因为主动带领3个人的小团队得到领导赏识,之后带10个人的团队表现很优秀,但负责一个业务部门之后,就感觉处处力不从心。


我比以前更努力工作,花更多时间辅导下属、跟决策层和同级管理者沟通,上了很多管理课程,却还是没有改善。


原本老板是想提拔我管整个业务线的,但这个机会还是被一位空降高管抢走了。


老板不太满意我的业绩,下属也不太满意我的管理方式,现在我天天都很焦虑,甚至想辞职算了,我到底该怎么办呢?

 

很多管理者从基层升到中层,从中层升到高层,甚至自己开始创业,往往会发现一个问题:

 

为什么过去用起来无往不利的管理方法,现在不管用了呢?

 

今天酵母君就想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。

 

 

管10个人和管一个部门的逻辑一样吗?

 

每个公司的管理者晋升逻辑,都是从员工里选出业务好、能力强的,提拔为基层管理者。

 

作为基层管理者,你的团队里可能只有3-5个人。

 

这时候,合格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,做员工的时候你只需要管理自己,做管理一定要通过别人拿结果。

 

但是,如果你的能力真的够强,那么采用凡事亲力亲为的方式,你也可以拿到不错的结果,甚至有时候你自己去做,要比交给团队里其他人的效果更好、效率更高。

 

这种情况下,你以为自己做到了80分的管理,其实你的管理能力只有20分,剩下的80分都是靠你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拼劲儿拼出来的。

 

从这里开始,你作为管理者离业务越近,离管理就越远。

 

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,还为自己的“管理能力”沾沾自喜,就危险了。

 


当你团队达到10个人,已经到了个人管理能力的极限。以前那种亲力亲为的保姆型管理不仅让你力不从心,还会影响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成长。

 

假如有一天你的下属离职了,他们不会感谢你曾经带着大家“躺赢”的拼命努力,反而会怨你没有给他们机会学习成长,没有逼着他们长出真正硬核的职场竞争力。

 

在基层管理的位置上,无法给下属定目标、追过程,无法帮助下属拿到结果,就不是做管理。

 

而当你成为中层管理者,直接受你管辖的可能还是10个人,但这10个人下面各自都有小团队。

 

这时你不仅要负责整个部门的业务流程设计和部门架构的调整,更要做好跨部门的协同,让部门目标和公司战略对齐。

 

在中层管理者的位置上,体现你领导力的一是跨部门协同,二是战略性的思考,三是人才的选育留用。

 

当你成为高层管理者,你需要的不仅是让自己的目标与公司战略对齐,更要主动思考公司的战略。

 


所以说,管理100个人不是管理10个人的逻辑乘以10倍的努力,而是需要管理者有认知高度上的跨越。

 

完成目标是因为管理者的认知优势,完不成目标是因为管理者的认知缺陷。

 

而毁掉一个人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给他与认知能力不匹配的重任。

 

 

管理者的自我修养:

管自己、管团队,还要“管”公司

 

管理是一门取舍的艺术,管理者的职位越高,就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价值。

 

比如说,身为CEO,对外三件事要整合资源、融资、做品牌推广。对内三件事则是做公司的精神领袖、定战略、培养团队。

 

坚持长期主义,对外客户至上,对内把员工当做客户,就是CEO的价值观。

 

当短期目标和长期主义价值观产生冲突的时候,CEO的责任就是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做取舍。

 

中层管理者的责任也是做三件事,对部门业绩的增长负责,对跨部门的协同负责,对公司的战略落地负责。这时候的管理者,40%思考员工,40%思考业务,20%思考自己的前途。

 

对于中层管理者,坚持正确的价值,就是向上沟通有勇气,敢为自己的下属争取资源;向下沟通有良心,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求下属做;平级沟通有肺腑,要有互利共赢、坦诚开放的心态。

 

基层管理者的三件事:定目标、追过程、拿结果。那么辅导下属、成就下属,再通过下属拿结果,就是基层管理者要坚持的价值。

 

实现核心管理能力的飞跃

具备企业决策者的胜任力

定战略、搭架构、育人才、建机制、树文化

应对商业环境变化,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



标签:

思维成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