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酵母酵研院
2022-05-11 15:00:30
一个正在创业的朋友,某天发朋友圈说:感觉到处都在谈激励员工的方法,激励管理者的话题却很冷门,好像大家默认了,管理者应该自带动力。
大多数管理者最初也是员工,同样是被激励而向上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管理者缺乏动力,是一件比员工缺乏动力还危险万倍的事情。比起无法激励团队,无法激励自己才是管理者更加根本的危机。
企业与组织的结构就像金字塔,站得越高同伴就越少,眼界越开阔身边就越寒冷。从员工变成管理者,从中层升到高管,甚至未来自己做了老板,那里总会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孤独,也会有高处不胜寒的畏惧。
想走好这条孤独成长之路,管理者注定要学会如何自我激励、自我超越。而这一切,都要从明白一个道理开始:
那些曾经激励你的,总有一天会限制你。
管理者之路永远向上,永不满足
根据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,一个人追求的东西越基础,就越容易被满足,生活和工作中能激发你满足感的刺激就越多。
作为普通员工,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机会是最多的:有奖金、福利好、加班少、企业文化很酷、公司离家近、同事关系融洽、团队业绩领先、能力被认可……
而你用来换取上述满足感的努力,回报周期很短,几个月时间完全够了。说实话,当你在员工阶段,通过工作上的努力获得的满足,性价比是最高的。
当员工成为领导,你的需求层次就上升了,现在能让你获得满足感的刺激一下变少了,变成团队管理、团队KPI、升职和股权这类“大项目”。而这些都是以季度、年度来衡量回报周期的延迟满足。
这时候,你的满足感被很多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左右,并且伴随着更大的压力和焦虑。如果你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还停留在员工阶段,还在追求高性价比、低需求层级的快速满足,那你就会发现,职位越高,努力的性价比可能会变得越低,努力失败的风险反而大幅上升。
更进一步,中层管理晋升为公司高管,或者有机会做老板,你的需求已经变成了金字塔尖的“自我实现”,你需要扛起整个公司的责任、要学习组织创新、业务上要开辟第二曲线、要推动企业文化、要建立整套体系……
这个阶段,能带给你满足感的事情反而再次变多了,可当你千辛万苦的完成了这些,却发现好不容易得到的满足感总是转瞬即逝。因为站在企业金字塔顶端,你的视野总在遥望着瞬息万变的市场和行业,不断寻找下一个发展机遇,也不断的为下一个可能出现的强大竞争对手提心吊胆。
这个时候,如果你还保持着中层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期待,不能总揽全局,没有给自己成为领袖的动力和抗压能力,你的企业一定走不稳也走不远。
创造自己的“赢家通吃”效应
承受委屈,是每一个管理者的必经之路,职位越高、责任越大,承受的委屈也就越多。可以说,高管和老板们,都是被委屈撑大了格局。如果一个管理者受了委屈之后,没办法处理自己的心理落差,没有办法从中获得成长和感悟,又怎么能辅导和激励下面的员工?
管理者成长过程中的委屈,一方面来自公司业务变化带来的客观压力,另一方面也因为,我们的心理成长和思维转换速度,往往会落后于职位提升速度。
毕竟,这世界上最困难的事,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和心理。
管理者晋升路上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,得到的指点越来越少,就会产生对涉足深水区的恐惧。很多时候,这种恐惧让我们选择停留在安全区,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。很多优秀的管理者,正是因为这种对“向前一步”的恐惧,在企业高管的门槛前抱憾止步。
其实很多时候,并不是我们无法学习成长,而是我们的心先退缩了。
乔丹·彼得森在他的《人生十二法则》中,讲过一个关于龙虾的“赢家通吃”故事:在争夺领地的战斗中,获胜的龙虾体内血清素升高,导致它出现挥舞钳子、挺直身体的行为,展示出威风凛凛的胜者姿态。这样的龙虾,在接下来的挑战和打斗中很可能继续获胜。而打斗失败的龙虾,体内章鱼素升高,导致他们身体蜷缩、行事低调、社交恐惧,在之后的争斗中很大几率会再次失败。
顺境造就的强者心态,是赢家通吃的关键,而逆境造成的心理压力,就是祸不单行、“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儿”的罪魁祸首。对于承受委屈和压力的管理者,缺乏强者心态,就会在挫折面前一败再败。而管理者在自身成长之前,面对挑战和压力可以先“伪装”胜利者,摆出坚定自信的态度,舒展你的身体姿势。
管理者的成长转变,不妨从制造自己的“赢家通吃效应”开始。
成长之路就是不断拿起,不断放下
心理学上,我们为了应对外界要求而表现出的特定社会行为,可以被称为“人格面具”。那么晋升到一个新的职位,就等于是戴上了新的面具,承担起新的责任和义务。
如果说从员工到管理者的成长,是一个一个戴上“面具”,那么从管理者到老板的成长,就是一层一层撕下“标签”。这些标签,就是阻碍你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,可能是失败者思维、是等待被安排工作的怠惰、是短期回报的满足感、是小富即安的侥幸。
有些时候,这些标签里甚至还包含着很多你过去追求的、重视的,甚至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和个人成就。
如果你曾是销售冠军,成为管理者后就不应该再留恋奖金;如果你曾是技术骨干,成为管理者后就必须放弃单线程思维;如果你曾是优秀的团队管理者,你更要让自己的思维升级成领袖模式。
当年马云说“悔创阿里”,退休后又希望做教育做慈善,不理解的人质疑这是作秀,而马云作为身在局中又跳出棋局的人,这番所作所为,或许就代表着过往一切功过成败统统被“撕掉”后的畅快淋漓。
作为管理者,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撕掉自己身上的层层标签,你所能达到的也不仅仅是对自我实现的满足,而是一种澄明透彻的身心平衡,是“还天下以天下,出世间于世间”的洒脱。
越向上走,曾经激励你的就会成为你的局限,正如管理大师彼得·圣吉所说,你不是你的职位,你是一个发展中的人。作为管理者,拘泥于一个岗位的职责,因为业绩成就沾沾自喜,因为受了委屈陷入心理低谷,那么任你再拼命加班,也还是不思进取。
做非凡之事,必用非常之法。管理者越向上走越应该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工具,帮助自己跳脱出现有模式。
我们熟悉的很多著名企业家,往往喜欢做一些常人不理解的事,如王石登山、丁磊养猪、马斯克想上火星、比尔盖茨推广疫苗。但这些事正是增加内在激励、不断突破自我的方法——唯有走出去,跳出自己的人脉小圈子,接受更多新事物,拥抱更广阔的世界。
“在本以为会发现可憎之物的地方,我们看到了神祗;在本以为会杀死另一个人的地方,我们了杀死自己;在本以为会向外远游的地方,我们来到了自我存在的核心;在本以为会孓然一身的地方,我们却与全世界在一起。”
—— 约瑟夫·坎贝尔
正如约瑟夫·坎贝尔在《千面英雄》中,讲述了普通人怎样成为自己人生主角、激发我们内在“英雄”的故事。不畏改变,拥抱困难,那些曾经让你恐惧的事物,最终会成为你成长的动力;那些让你兴奋的成就,有时反而会拖累你的成长。
在披荆斩棘的成长之路上,管理者最重要的心态,就是能不断的拿起、不断的放下。
2022/06/13 15:45
2022/06/13 15:16
2022/06/13 12:11
2022/06/13 11:57
2022/06/10 15:19
2022/06/10 15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