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分好了,管理的一大半问题就解决了

来源: 酵研院

2022-04-14 13:47:27



为什么有的人月薪10万也留不住,为什么有的人月薪5000仍愿意为公司拼命?

 

答案有很多个,但最扎心也最真实的无非两点:

 

1.钱给够了,但心受委屈了。

2.钱虽少些,但看得见未来。

 

月薪10万的人,你可能钱给到位了,但他得不到尊重,在团队没有归属感,心里受了委屈,自然留不住。

 

而月薪5000的人,他是从内心驱动,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,试问又怎么会不为公司拼命呢?

 

公司对待员工管理方式的不同,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。公司应该怎样来管理员工?稻盛和夫说,最成功的管理,是把每一位员工变成“经营者”。

 

“上下同欲者胜”

 

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,企业的效益需要员工来创造,员工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。对于企业来说,倘若员工能以老板的心态工作,公司上下同心协力,向着一个目标奋斗,将会战无不胜。


可是,要让员工和管理者同心协力太难了。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,两者所关注的点也会有所不同。


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早年去自己买下的一个油田视察时,发现油田管理极其混乱,他对此非常愤怒,对着油田经理就是一顿臭骂:“为什么我一来就能发现的问题,而你们整天待在这里却发现不了?”

 

洛克菲勒身边的一位策略顾问淡然回答:“先生,这是您自己的油田而不是经理的油田。”

 

洛克菲勒对此无言以对。作为经营者,洛克菲勒关心的是企业的效益,所以对等机器耗损、产油效率等大小事宜都很关心,但油田经理只不过是一位雇佣者,给老板打工,自然不会事事上心了。

 

事实上,没有员工会为老板拼命,在任何一家企业中,最拼命、最敬业的那个人一定是老板。

 

老板为什么要拼命?因为企业是他的,他要让企业活下去,要赶项目进度,要赶超竞争对手,要融资,要上市。

 

员工为什么不拼命,因为他只是给老板打工的,企业不是他的,股权不是他的,他当然不会拼命。

 

但是,员工会为自己拼命。所以,企业在管理中,真正要解决的事情是如何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。

 

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在:

 

1.我不是为你工作,我是在为我工作;

2.我愿意承担风险;

3.我对我的行为负责。

 

当员工从内心驱动,以“主人翁”的意识努力工作时,就能产生“上下同欲者胜”的效果。气出一孔,力出一道,握紧的拳头打出去才更有力量!

 


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

 

如何树立员工的“主人翁”意识?关键在于管理者要转变思维,把“我的企业”变成“我们的企业”。“我”和“我们”的区别在于,“我”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,而“我们”是一个团队共同战斗。

 

要做到这一点,管理者首先要把员工视为人而不是绩效的工具。做管理的人可能都听过这么一句话:“只看结果,不看过程。”一味地强调结果、绩效,重视奖惩而忽视员工的感受,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。

 

工作是人性的延伸。要把员工当人看,在工作中关注员工的情绪,让员工有幸福感,在工作中达成有意义的成果,获得成就和满足感,从而让员工感到自己来到这不是找一份工作,而是一份事业

 

所以,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想法,要去问每一个员工“你想要什么”,同时也要问自己“我能为员工实现什么”。当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一致时,也更能激发他的主观能动性,养成使命感。

 

其次,要让员工有参与感。为什么很多员工在工作中缺乏激情,不愿努力,就是因为缺乏参与感。

 

通常来说,企业大都采取的都是“金字塔”式的经营模式,层层管理,等级森严,任务上传下达,人人各尽其事。

 

员工根据上级的要求而行动,被动地进行工作,久而久之,会形成“领导这么说,所以我就这么做”的思维惯式。接受工作而不去思考,以机械般的态度完成任务,参与感越来越低,只会培养越来越多的“小白兔”员工。

 

因此,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,要勇于打破层级壁垒,让员工积极参与到经营中,激发其主人翁意识。

 

稻盛和夫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典型人物。在创立京瓷初期,他觉得自己缺乏经营企业的经验,于是决定让当时公司的28名员工共同参与企业经营,让众人一起思考、经营。后来京瓷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之一,但“共同经营”的理念却始终贯彻公司发展始终。


稻盛和夫还把这种“让全员参与经营”的管理模式,称之为“阿米巴”。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,让其自行制定各自的计划,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。


通过这种做法,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组织的主人翁,主动参与经营,进而实现“全员参与经营”。

 

让员工参与经营,管理者需要在互信的基础上大胆放权,让员工在诸如任务分派、工作方法等方面有自主决策的权利。同时,企业也应提供相应的训练和发展计划,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,重视员工的长远利益。


给员工吃肉而不是画饼

 

员工是否真正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干,主要取决于员工在公司能得到什么。除了内在的报酬,如自我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情感,也应提供给员工外在的报酬,如薪酬、晋升等。任何时候,员工真正需要的都是一个能带他吃肉的老板,而不是一个只会画饼的老板。


所以,分钱很重要。有舍才有得,老板舍得为员工投入、舍得为人才花钱,舍得分钱给员工,员工也能更好地回报公司。华为任正非认为自己是最擅长分钱的老板。他说:“钱分好了,管理的一大半问题就解决了。”收入高了,对公司更有信心了,员工自然也更愿意冲锋陷阵。


如果公司没钱,给不了员工现在,那要给予员工希望和未来。譬如,通过股权激励,把员工变成“经营者”。


有这样一个故事:当年靠发明晶体管得了诺贝尔奖的肖克利,决定在硅谷成立半导体实验室,吸引了很多顶尖人才。可他不懂管理,不愿和团队成员分享利益,导致8个优秀的年轻人出走了。

 

这8个人后来创立了仙童半导体。该公司汇聚了大量优秀的人才,但同样由于母公司不重视分享利益,没有给这批年轻人足够的物质奖励和股权,导致大批精英人才出走。后来诺伊斯和摩尔,跟着格鲁夫一起创立了英特尔。这个时候,大家充分吸取了之前的教训,实施了股权激励制度,英特尔得以汇集群英,发展壮大。现在硅谷的科技公司都在贯彻股权激励制度。

 

股权激励,反映的是老板的格局和组织的温度。当老板通过股权的形式,让员工从雇佣者变为“经营者”,他会感觉公司就是自己的,从而更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,与公司休戚相关,共同成长。

 

企业是一个人的,一个人拼命;当企业是大家的,所有人都会拼命。所以,老板在企业管理中要做的事不是控制,而是分享,分享权力,分享利益,让公司“上下同欲”,为同一目标而奋斗。

标签:

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