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孟长安
2022-03-25 09:04:02
越来越多的企业,选择股权激励的方式来激励员工、留住核心人才。
创业酵母CFO、财务资本专家、前阿里健康财务副总裁孟长安老师,为我们分享企业做股权激励的初心、本质,以及股权激励的成功案例。
多数讲股权激励的课程,都是面向创始人或CEO的,因为他们是股权激励最重要的决策者。但我个人觉得,从员工的视角思考股权激励,也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我非常看好股权激励机制。
因为国内外新兴科技企业的一系列案例证明,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激励工具,我们有必要让更多的企业高管层、管理层、骨干员工能够享受这个福利,一起把这件有利于企业、有利于个人的事情推广做大。这是我讲股权激励的初衷。
今天的话题一共分为三个部分:
一、为什么要重视股权激励?
二、什么是股权激励?
三、如何获得股权激励?
财务自由只是人生的副产品
首先,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关于财务自由的话题。
你心目中的财务自由的标准是什么?
你目前规划中的达成财富自由的途径有哪些?
达成财富自由的标准之后,你会做什么?
我觉得这些话题需要大家静下心深入思考。
比如给自己定个目标,两千万、五千万、一个亿还是几个亿,能不能达到财富自由的标准?
有了这个目标之后,实现的路径是什么?
有人通过炒房、炒股实现财务自由,但我相信,大部分人还是通过在职场中摸爬滚打达到目标的。
以终为始,达到财务自由你会做什么?我们最怕没有目标的生活,天天忙碌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忙。
我非常喜欢唐捷老师的分享:
只有把自己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财富观梳理清楚,你的心和方向才能定下来,财务自由的话题就不那么困扰你了,因为它只是你人生的一个副产品。
阿里与腾讯的股权激励是怎样的?
我们来看一下阿里和腾讯历年的股权激励费用。
这个单位是亿元人民币,2020财年是三百多亿,基本覆盖阿里股权激励的范围当中40%的人群。腾讯2020财年是一百多亿,覆盖得也差不多是这个范围。
因为阿里人数比腾讯多,所以从金额来看阿里要比腾讯高一些,人均的股权激励的力度还是阿里大一些。
去年没有上市成功的蚂蚁金服,成立初期拿出了40%的股权作为激励值,我当时看到都觉得很吃惊,即使是民营的商业化的金融机构,都很难拿出这么大的份额。这也是为什么蚂蚁这么多年,大家干劲十足,一方面讲情怀、讲文化,另一方面该给的股权毫不吝啬。
股权激励机制在阿里和腾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同时成就了组织和个人。我希望用我自己的体感告诉企业家们,你的身价过了五个亿、十个亿以后,剩下的只是数字而已,无非就是可调配的资源更多。
既然这样,你就可以带着你的管理层和员工,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好,一起把这个对社会有用的事情的价值做大。
所以我们在跟企业讲课时,把话题展开、上升到认知层面,很多企业家是非常认可的。
不管是企业老板还是高管层,梳理一个正确的财富观非常重要,你会发现,把心打开,认知格局提升,很多事情做起来体会完全不同。
除了阿里和腾讯,通过股权激励造富公司的案例还有很多,比如快手的股权激励。
年初上市时,快手的市值突破1.3万亿港元,快手员工也迎来了高光时刻,有4551名员工参与到股权激励中,按目前快手股价(大概每股200港元),这些员工人均身价超过2000万港币。
2011年5月,小米开始建立股权激励计划,截止2018年3月31日,5500名员工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,按照5500多名员工享有1.81亿股,平均每位得到2.88万股激励,如果按照千亿美元市值计算,相当于价值人民币900万。
像海底捞这样的传统餐饮业,也开始做股权激励,授予1500名员工及外部顾问,归属期10年,归属期结束后达到条件激励对象可获得股票。
我们来看一下,近一年内,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。在4300多家A股上市的公司中,创业板73%左右的公司都已经引入了股权激励。
虽然创业板池子有点小,但它的股权激励的比例很高。反而是主板,不管是上海还是深圳的比例目前停留在10%左右,因为国企和央企比较多。
科创板的企业数量虽然多,但由于企业比较新,发展的也比较快,股权激励没有及时做,相信未来科创板股权激励的比例也会提升。
在这里,我想传递的信息是,很多新兴企业,尤其是民营企业,老板们的意识完全打开了,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愿意把股权分享给大家,这也是大家的机会。
我们可以预期中国未来在整个资本市场方面,股权激励会越来越普遍,中国的民营企业会越来越有活力,会变成合伙型的企业。
从收益方面来看,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,大部分情况下公司的股价相比行权价它的发行价都是增长的。这么多家公司中,真正低于行权价的公司比例不到10%。
大部分公司的股价集中比他们的行权价增长了一倍到两倍,还有一些甚至增长了三倍到四倍以上。
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,员工通常干劲十足。优秀的公司往往是带着管理层和员工一起实现财富积累的。实际上这些公司拿出来的股份比例并不高,激励总数占当时总股本比例最多是5%,最少不到1%。
公司做大上市之后,实行股权激励是比较轻松的。整体来看,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比例和带给大家财富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了。
什么是股权激励?
股权激励的实质是什么?
股权激励实际是把你的智力、时间和精力当做了一种投资,与所在企业一起共创事业,共享收益,共担风险。
股权的构成从法律层面来讲,一般有决策权、剩余财产分配权、分红权、增值权、转让权、知情权和继承权等。
一般情况下,股权激励分配的是分红权和增值权,我们不要单纯地认为参与到公司股权激励后,就真的可以在董事会上拥有席位了。
在已经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中,很多公司并没有把股权激励充分利用起来。
比如,一个员工在入职时,公司给了他股权,但是入职后再也没有授予过,这就没有把股权激励真正当做薪酬体系的一部分,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有效的工具利用起来。
从HR的角度来讲,我会建议HR把股权激励用到极致,比如平时给员工发的工资,包括月度提出、季度提成,但还有一块就是长期激励,只有加上这块,整个薪酬体系才会更加的完整和有效。
我们通常用的股权激励的工具有这么几类:
一类是实股,适用于公司最核心的合伙人或高管,老板一般会谨慎使用;
另一类是期权和限制性股票,适合于暂时无利润、现金流宝贵、未来企业前景较好的公司。
对于上市公司而言,股权激励属于“老板请客,二级市场买单”。
为什么?因为最后把这些股份给激励对象时,只要增发新股,由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人、散户、公众股东来买单,你手上拿到了这些股票,现金流是完全不受影响。
还有一种是业绩奖金/干股和虚拟受限股,这两种适合有稳定利润且现金流好,发展空间大的企业。
限制性股票,与期权相比省掉了行权这个动作,从授予日开始,需要分期解锁,通过等待期或锁定期之后,这些股票就真正归你所有了,什么时候卖由你决定,所以它不需要行权。
限制性股票在不同场景下情况不太一样,对于未上市公司而言比较灵活。
港美股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,股权激励可以只跟工作年限有关。
A股上市公司需设定公司业绩考核指标和个人绩效考核指标,其中公司业绩指标可以包括未来几年的主营业务收入、净利润、净资产收益率等等。归属时间期限常见在三年或五年。
我在阿里健康时,给老员工股权激励相当于感恩与回报,所以,我会设定两年归属期,但是对于新员工或集团转岗过来的人,我们还是按照四年。这对新人也是一种考验,就看能不能熬过头两年。
因为现在实施注册制,我们可以带着期权上市,带着期权上市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在拟上市公司主体的基础上发新股,作为员工的股权激励,在你上次发行之后,你只要跟股东方面登记要发行一部分新股,作为员工的期权的行权的股份来源就可以了,反而比在持股平台操作更简单。
但是对于带着期权上市的这部分股份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减持。
如何获得股权激励?
如何获得股权激励?
首先得换位思考,老板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。
比如你加入的是一家主要靠人力、靠大家的智慧,共同奋斗来做强做大的公司,这种情况下,老板不得不分,因为一旦你翅膀硬了就会离开。
所以股权激励跟你选择的平台,行业有很大关系。
当今这个年代,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。对于公司和老板而言,最重要的就是吸引、激励和保留人才。
对于创业公司更是如此。因为公司现金流有限,如果请那些大厂有多年经验的人才,是比较困难的。这些人会考虑,为什么要加入一个未来不确定的创业公司,职业发展和稳定性都无法保证。
而股权激励是留住人才一个很重要的抓手,如果没有这个抓手,靠创始人讲情怀、讲故事、画大饼是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的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开场时介绍阿里和腾讯这些公司,他们很早就规划好了股权激励机制。
蔡崇信来了阿里之后,在只有19个人的情况下,就把股份在18罗汉和未来选择人才的过程中全部利用起来了。之后到了公司A轮、B轮以及公司IPO上市,都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。
股权激励还有一个作用,可以识别这个人是不是跟你志同道合。
比如两个高管候选人,一个人非常计较每个月拿到的薪水,对于股票给了最好,不给也无所谓。而另一个人更看重创始人和团队,哪怕一个月有很少的薪水,只要可以多给他股份也愿意跟着你干。
所以,你自然可以识别出来这个人跟你是不是一路人,是不是认可你,认可你的团队。
利用好股权激励这个机制,既能帮助企业发展,又能节省现金流,同时还能吸引真正的人才。
激励和留住人才方面是同样的道理。在创业酵母过去一年的发展中,骨干员工流失的很少,我们把九零后这批新的骨干提拔起来做业务合伙人,给足股权。你会发现,每个人真的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样奋斗。
我们一般给老板们讲课,会建议他们先讲清楚公司战略。
我们有个金字塔,最底下是公司的战略目标,往上是公司的组织架构,是不是已经想清楚需要哪些部门、哪些团队,绩效考核体系是不是建立起来了,等等。在此基础上,你的薪酬体系、激励机制、股权激励是不是都需要建立起来。
就如盖房子一样,先把地基打好,把房子的柱子立起来,股权激励就是上面的屋顶。
终身成长和价值提升是核心
关于股权激励的体会,我自己总结下来,股权激励只是一个工具,一个副产品,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更有价值并作出明智选择。
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,懂得判断外面的整个形势,同时选择一个好行业、好老板、好团队跟随,一起做一件正确的事。
就像我中财毕业去学金融,然后去会计师事务所,在当时也是比较另类。一般大家都选择央企、国企、各大银行总部、监管机构、证券公司、基金公司等。
我当时觉得选择事务所可以了解更多企业,后来2008年去了阿里,感觉互联网处于慢慢发展的趋势,同时觉得民营企业比较有活力。
当时的阿里并不知名,大家知道淘宝,但很少人知道阿里巴巴,实际上当我加入公司,深入了解公司和团队之后,它的发展空间包括描绘的未来蓝图,我都充满了期待,所以这种前期判断和选择非常重要。
个人发展高度决定于认知高度
从职场发展来看,我个人觉得有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,步入职场要做好自我管理,提高职业素养,这个时期不能把薪资放在首位,要把成长放在第一。
第二阶段,这个时期你已经是公司骨干,要有这种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的事业心。同时从个人的角度你既要提升自己的认知,保护自己的权益,还要坚守初心、着眼长远,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体系,就是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。
第三阶段,要学会穿透一些事情,我在大学时有一个老师说,很多事情你没有经历过、超越过,在你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的时候说看透是有点早的,但是等你到了那个阶段、那个境界的时候,你不要困在里面、迷失里面,要学会继续提升自己。
就像开场我跟大家介绍的财务自由的话题一样,当你拥有几千万、几个亿身价时,是不是还想着变成几十个亿?这还是不是你的第一目标?
我觉得唐捷老师总结得很好:
你要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。其实人生到最后就是让自己开心的同时还有选择的自由,不想做什么就不做。要有一个正确的财富观,多做一些利他的事,提升自己、持续成长。
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出来给大家讲讲课,为什么选择加入创业酵母的原因。
创业酵母是一个帮助别人、服务别人的教育平台,帮大家拓展知识、拓展思维,提升认知、打开格局,我觉得这些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。
借假修真借事修人,我一直拿这句话来鼓舞自己。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
2022/06/13 15:45
2022/06/13 15:16
2022/06/13 12:11
2022/06/13 11:57
2022/06/10 15:19
2022/06/10 15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