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酵研院
2022-04-14 18:44:36
在部分公司内,会有这样一种管理案例:
有的领导在管理员工的时候,没有清晰的奖罚制度,而且他是一个特别喜欢和谐不喜欢冲突的人,为了避免麻烦,在公司的一切奖励都是平均分配,搞平均主义。
如此做看似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,但最后却容易让一些业绩很出色的人丧失动力。在平均分配的规则之下,没有竞争,干得好和干得差的没有悬殊。这种现象切实发生时,公司里的奋斗者会心寒,那么再也没有人甘于奋斗。
所以表面上看平均主义很平等,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公平。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公平也会激化内部矛盾。
不公平的体现在于员工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成果不成正比,奋斗者是吃亏的。而那些没有付出这么多的人,偷奸耍滑的人享受了胜利的果实,分到了超过实际该得到的蛋糕份额。
这一点也特别符合经济学上的慢马效应:
一个农庄里有两匹马,这两匹马一前一后,同拉一辆车。后面的马偷奸耍滑,只出了很少的力。主人看到一匹马也能够拉车,所以让后边的马留在家里干零活。
前边的马多干了一匹马的工作,吃的还是之前一样的草料;后边的马不用再干重活,生活惬意,‘待遇’也没有降低,占了便宜沾沾自喜,还向那一匹勤勉的马炫耀,说它傻。
不过这样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,到了某一天,农场主肯定会意识到这一情况,等到了第二年,主人家准备过年招待客人,但家里没有肉。碰巧看到了那匹“不干活”的马,就把它杀了,犒劳客人。
当我们发现企业因为“慢马”而降低了组织效能时,也会杀掉“慢马”。只是这个时候,作为管理者很可能会非常心疼。因为你觉得没有尽到管理者的责任,你没有用合理的制度,让慢马变成快马,反而让一些有潜力的员工学会了偷懒。
每一家企业,都要有好的激励制度。激励制度无论对于业绩好的员工,还是业绩差的员工,都是一件好事。因为可以激励他们变得更好,可以通过奋斗来拿到结果,并且成就自己。
因此我们在激励员工的时候,要将不平等最大化,这么做通常来说管理会收到奇效。
这种不平等的最大化,在阿里巴巴的销售制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阿里早期的销售团队采用了金银铜牌制度,金银铜牌代表了不同的提成点。
通过金银铜牌制度,让Top Sales和普通的销售收入拉开差距,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,这样才能够让落后的销售眼红。阿里分配期权的时候更是如此,前三名奖励的期权能够让所有人都艳羡。在阿里历史上,有一年Top Sales拿到了价值一个亿的期权。
当阿里的Top Sales当众去领这么多期权奖励的时候,会起到非常大的激励作用。台下的6000个销售内心都有波动,都会羡慕,同时心底涌起战斗的欲望,都希望明年自己也能变成Top Sales,拿到这么多的股票。
这就是不平等最大化,当你要激励员工时,你就要刺激到位。在这种时刻,千万不能“小气”,要拿出做企业的态度,公司视人为人,不会吝啬分享利益。我们要通过分蛋糕的方式,鼓励员工一起将盘子做大。
在这样强有力的激励下,所有的销售想的都是如何拿到更多的业绩,然后每天都在算自己的收入。因为这个月的业绩,决定了下个月的提成点,“业绩”的连坐制度既能保证销售业绩的稳定性,也能刺激员工。
两个销售如果是同样的业绩,同样是20万或者10万,但放在不同的提点里面,差距相当大。所以销售们都“疯”了,会疯狂抓业绩,想要爬到更高的一个档位。最终,他们的个人业绩都能够得到增长。
绩效管理分271的意义也在于此,明星员工往往要分掉80%的利益,因为20%的明星员工贡献了80%的业绩,这既是对他们的奖励,也是在树标杆,激励其余的员工。
所以对得起好的员工,对不起不好的员工,利益向奋斗者倾斜,既是不平等,但也是最大的公平。让付出更多的人拿到更多的回报,而不是偏袒弄虚作假、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的小白兔员工。
其实在生活中,这种不平等最大化也极为常见,在各个领域都会发生。比如篮球队,最优秀的教练绝对不会让技术水平差的球员场均时间长,非首发球员更多的是陪练或者在垃圾时间上场。
而进攻效率最高的球员,往往拥有最大限度的开火权,因为球队的目标是取得胜利,不是为了体现公平,将上场时间、出手机会根据人头平均分配。所以在比赛场,你看到的都是水平较高的球员在打球。
同样,当我们生病的时候,也不会愿意在30个甚至50个医生中,通过抓阄的方式,选一个医生来为你做手术。你希望能有一个医术独到的专家来为你做诊断,因为你更相信水平高的医生。
看似采用非平等主义的方法,能让我们赢得更多场次的比赛。同样也能激励技术不够好、没有团队意识的球员更努力训练,争取得到上场的机会。而那些医生们,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医术,得到更多人的信任。
职场就像是赛场,公司最好的氛围是员工在公司里感受到家的温暖,但家文化里也充满了竞争,我们要让那些最有能力和最愿意成为学习机器的人发挥最大的作用。通过激励的手段,让更多的老黄牛成为明星员工,而这也是管理的价值所在。
2022/06/13 15:45
2022/06/13 15:16
2022/06/13 12:11
2022/06/13 11:57
2022/06/10 15:19
2022/06/10 15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