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执行力,一切优秀都会沦为平庸

来源: 酵研院

2022-03-23 11:30:27


导语:大家好,在阅读今天的文章前,容我介绍一下今天的读书会。

终身学习是每个人的必修课,学习型组织是每一个管理者的必修课,系统思维是老板的必修课。

上一周读书会中,我为大家讲解了彼得·圣吉的《第五项修炼》中的自我超越和心智模型版块,帮助大家打破思维定式:阻碍我们成长和变强的,是思维定式


这一周读书会,将讲解下部分《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的五项修炼(下)》,帮助大家建立一个简单和系统的方法,塑造自己的命运,从而取得长远的人生上的成功。


大家可预约视频号,锁定酵母直播间。




所有成长,都是从恐惧开始的。

有个朋友一直学不会游泳,不是怕呛水不敢换气,就是怕踩不到底不敢去深水区。

后来他请了一对一私教,一定要克服怕水的问题。

教练让他背着一块又小又轻的泡沫浮板,从泳池边上往水里跳。

只有练到跳得毫不犹豫,才能开始正式课程。

教练说重要的是一个猛子扎进去的决心。

当你扎进水里再浮上来之后,就知道被水淹没的感觉,也不过如此。

只有熟悉水性,让肌肉记住舒展放松的感觉,换气的时候才能不呛水。

什么是个人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阻碍?

绝大部分时候,阻碍我们的不是对未来的判断,而是没有一头扎进去的勇气。

很多人都有不错的人生规划,却败在没有坚持完成它的魄力。

那么怎样才能真正“一头扎进去”?

就是不断坚持“思考—实践—复盘”的过程,从中锻炼出优秀的执行力和强大的心态。


升级你的“人生运算”

2 + 2 = 4    2 x 2 = 4     2 ^ 2 = 4
2 + 3 = 5    2 x 3 = 6     2 ^ 3 = 8
2 + 4 = 6    2 x 4 = 8     2 ^ 4 = 16
2 + 5 = 7    2 x 5 = 10   2 ^ 5 = 32
2 + 6 = 8    2 x 6 = 12   2 ^ 6 = 64
…………

(“^”符号为指数运算)

我们都知道数学计算的优先级:指数运算优先于乘除法,乘除法优先于加减法。

虽然基础数字都一样,不同运算得到的结果可以天差地别。

如果我们的人生成长也有公式,我们肯定希望那是一个指数运算,而不是积累速度最慢的加法运算。

如果遇到危机才想起来要成长,亲自踩过很多坑才得到教训,那么人生不过是一道平庸的加法题。

如果能从别人的前车之鉴中学会避开风险,思考怎样预防危机而不是被问题追着跑,从中提炼出方法论,成长就是乘法运算。

如果能不断思考未来、复盘过去,不断调整现在的行动策略,锻炼自己从细节中挖掘问题本质,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认知体系,就能实现指数级成长。


那么,怎么才能让成长变成一道指数运算?

一切的起点,就是不断思考,不断追问。

只有找到问题的本质,才能做出有效的思考,并找到解决方案。

只有问对了眼前的问题,我们才能去追问未来。

酵母的创始人之一,俞朝翎(俞头),就是极度擅长提问的人。当年在阿里中供铁军,俞头能从5个人管到6千人,会追根究底的提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。

在一次答疑中,有位学员问出了令人不知道从何答起的问题:

我觉得我知道很多管理问题的核心本质,但自己总是做不好管理。这是为什么?

对于这位学员,俞头来了一波“心灵拷问”。

问:你公司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?
答:最着急的是招不到产品的负责人。

问:你知道你们要招的人在哪吗?
答:我们做了详细的人才画像,发现符合要求的人都在条件比较好的省城,不爱来我们这种资源匮乏的县城。

问:那你们为什么不考虑把产品部门放在省城?
答:其实我们2018年的时候就在考虑这个问题,但是这中间还有很多阻碍。

问:什么样的阻碍?
答:最大的阻碍是和供应商的密切配合、联动。

问:那你能不能安排产品部的人每周至少2天去供应商在的地方办公呢?很多公司的高管和中层都不在业务一线城市,甚至不在国内,但这些企业都能运转的很好,甚至非常有竞争力。
答:…………(词穷)

问:你从2018年考虑到现在,答案你都有了,事情还是没解决,是什么原因?如果一件事你觉得可行,那去做就好了,你在犹豫什么?
答:我明白了,其实我们最大的问题,是执行力和心态的问题。

为什么我们要不断思考和追问?

因为正确的问题中,往往包含着最优的解决方案和正确的思维模型。

 
什么是执行力?

“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”,持续成长不仅要问对问题,更要得到好的结果。

执行力是一种把目标变成结果的能力,也就是“成事”的能力。

思考要拿到什么结果之前,更关键的问题是:
你有没有扣动自己的心灵扳机?
有没有扣动他人的心灵扳机,让大家拥有排除万难也要把事情执行下去的魄力?

很多时候,一件事做不成不是我们的能力不够,而是意愿不够。

要知道,好的结果往往是高目标倒逼出来的。

宏大的愿景让我们专注思考怎样实现目标,中等难度的愿景则让我们更关心可能遇到的困难。


比如说,如果你是一家线下零售公司的老板,你想拿到什么样的结果?

有些老板说,我只要打败现有竞争对手就够了。

有些老板说,我想摆脱整个行业的内卷状态,赚不一样的钱。

还有些老板说,我要想办法让竞争对手再也没办法和我们竞争。

有第一种想法的老板,公司不是被新零售冲击倒闭,就是活得很艰难。

有第二种想法的老板,最终开出了“没有产品”的茑屋书店。

有第三种想法的老板,让我们看到了“没有秘密”的名创优品。

所以说,愿有多大,路就有多长。有了能扣动心灵扳机的目标,才能倒逼出高效有力的执行。

但光是对完成目标有热情和驱动力,没有刻意练习执行的方法是不行的。

有了目标之后,我们还要问自己三个问题:

目标拆解出重点过程指标了吗?
过程的检查节点设计合理吗?
执行动作有没有变形?

目标也必须被合理的拆解成可以执行的过程,并且从中找到对于完成目标来说最重要的几个过程。

从这几个要素中找出最适合你团队现状的,然后做更加精细的规划。

有了执行过程的规划和指标,一定要有验收。提高执行力,不能等到截止日期之前才想到追进度,而是在过程中设置公路里程碑,或者游戏等级一样的小节点。

每到一个时间节点,就检查一次工作进度,对于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,调整出问题的步骤。这样就确保你自己和下属的执行动作不会变形。

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:
我的大脑:学会了。
我的手:不,你不会。

有些高明的想法和验证过的执行动作,看别人做好像行云流水,十分顺畅,自己做却磕磕绊绊,过程中充满了问题。

这是因为,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持这么精细的操作,或者我们的实际情况不允许。

所以执行力这件事,归根结底,一是需要刻意练习和积累,二是要结合实践不断摸索调整。

 
拥抱变化,打造新路径

想要真正“知行合一”,让规划落地而不是流于空想,就离不开体系化。

从上到下的落地实践叫执行体系,从下到上的方法论形成叫理论体系,二者缺一不可。

今天,我们很容易得到大量的理论知识,但把理论转化为执行的体系化却更难了。

因为很多时候你不是真的拥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,你只是有了一个“知道”的幻觉。

而我们“知道”的理论,和我们可以实践落地的行动之间,还有东非大裂谷一样遥远的距离。
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我们在对知识产生焦虑,急迫的想要进步的时候,反而很容易进入“信息超载”的心理陷阱。

信息超载,是一种不停获取新知识,但害怕去深入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状态。

为什么会害怕?

因为每个人都有思维和认知上的路径依赖,就像开头我们说的学习游泳。

很多人以为自己不怕水,实际上不过是依赖游泳圈,或者在能踩到底的水池了游惯了,不敢去水流复杂、深不见底的大海。

为什么老话说: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起来走老路?

因为打破思维定式,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。


人类进化过程中,按照最简单的方式思考,按照最习惯的方式做事,是一种高效的生存策略。

然而,在今天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,我们必须要反本能、反人性,才能获得指数性的自我成长。

对未知的恐惧是天生的,探索的勇气需要学习。

对变化的焦虑是天生的,从容应对需要刻意锻炼。

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突破和创新,就像学游泳。

敞开自己去拥抱未知、拥抱变化,才能熟识水性,放下恐惧和焦虑。

所以,当我们决定做一件创新的事情,要达成一个全新的目标,要有“一头扎进去”的勇气,和创造全新认知路径的魄力。
标签:

执行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