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酵母商学院
2022-04-08 12:23:21
好文2931字 | 8分钟阅读
导读
前引:
什么是激励?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对“激励”的定义:“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、希望、愿望、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。——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。”
在职场,金钱是激励的绝对主宰吗?金钱激励固然重要,但当金钱成为员工工作的最大驱动力时,那么,如果有另一家公司愿意付出更高价钱时,这些员工便会头也不回地选择离开。
而且,对于初创企业来说,物质激励虽好,但毕竟资金有限,以非物质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创业心态,便显得尤为重要,接下来介绍非物质激励的21种武器,因内容较多,特此分为上下两篇文章,供阅读分享,以下,enjoy。
1
双因素理论: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相结合
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·赫茨伯格在1966年曾经对200名美国员工做过一项调查,目的是为了知道“人究竟想在工作中得到什么”。
根据调查结果,他提出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所谓“双因素理论”。
当保健因素不足的时候,比如工作条件恶劣、人事关系处理不善等,员工内心就会产生不满,生产效率就会下降,严重的会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。
但当保健因素增多,员工不一定会增强满足感,要想增强员工的满足感,就必须依靠激励因素,而这里的激励因素主要是工作富有成就感,具有挑战性,工作成绩能得到社会认可,以及职业上能够得到发展和成长等等。
赫茨伯格认为,金钱不是激励因素,而是保健因素。要想带出一个好的团队,不能仅仅靠保健因素,一定要依赖激励因素,使员工对工作产生正面情感。
物质激励根据的是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制度,非物质激励来自于管理者的领导力。真正的激励是工作本身的成就、认同、挑战性的工作、持续增加的工作责任,以及成长和发展机会。
非物质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物质奖励,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。
2
目标:最容易被忽略的激励要素
在企业日常管理中,多数管理者都习惯了上传下达和上行下效,忽略掉了目标参与的重要激励作用。
目标本身就有激励作用,当员工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时,整个目标也就是变成了员工自身的目标,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,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,从而实现目标,而目标本身的实现,就变成了最大的激励要素。
1. 生涯目标:相信梦的力量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用成功的故事激励员工的斗志,可以点燃员工心中的梦。
创业型企业吸引和激励人才,靠的就是梦想。
1999年2月20日,在一个叫湖畔花园的小区,16栋三层,18个人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动员会。屋里几乎家徒四壁,只有一个破沙发摆在一边,大部分人席地而坐,世界互联网企业的行业巨擘,在这里起步。
马云通过震撼人心的演说,为阿里帝国的未来,规划了一个简单但宏大的蓝图。
成熟型企业亦是如此,企业内部的明星人才,他们的成功故事和发展轨迹,都会激励后来者拼搏奋斗。
阿里巴巴的蒋凡,腾讯的张小龙,这些明星人物,激励着一批批员工,这就是榜样的力量,这就是梦的力量。
2. 年度目标:实现就有成就感
让员工自己制定年度业务目标,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。
让员工参与到年度目标制定环节中,让他提出自己的设想、工作的方式、可能遇到的困难、需要的资源及支持。
一旦员工认同年度目标,就会逐步上升为非工作因素之外的个人目标,愿意为实现目标而投入精力。
当目标实现时,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,甚至出现巅峰体验,这种激励效果,是任何物质激励都无法实现的。
3.临时目标:激发参与感和投入度
将重要项目交给一个临时团队实施,以目标为导向的团队可以激发创新意识。
我们常会发现,多个团队承载多项任务时,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所有人都对结果不负责任。但如果是单个个体或团队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,他们的责任感就会很强,会作出积极的反应。
责任感是激发员工参与感和投入度的重要因素,所以临时目标,指定团队,专人负责的工作安排,不仅仅有利于完成工作任务,同时也有利于激励员工。
3
竞争:压力也是动力源泉
4. 生存竞争:“求生欲”是最强的欲望
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一层就是生存需求,动态评估、末尾淘汰,让员工明白在组织内生存的挑战。
企业中的动态评估、末尾淘汰机制,都会危及员工的“生存感”,“失去”的负向激励效果比“得到”的正向激励效果要强的多。
所以无论是GE的“活力曲线”,还是华为的“干部淘汰10%”,其本质上都属于负向激励的做法。但过度的“生存危机”,会造成员工“破罐子破摔”,失去激励意义。
5. 新陈代谢:内部动能转换也会带来动力
生命的意义在于进化,企业作为生命组织,能量会从高能区域向低能区域蔓延,这个过程就会产生动能。
企业要通过内部机制的构建,打开组织之熵,以绩效为标准,通过完成目标的紧迫感与责任感,不断激励激发优秀员工,淘汰滞后员工。
所以,公平公正的绩效管理体系,不仅可以作为优秀员工的正向激励手段,也可以作为滞后员工的负向激励手段。
6. 分组竞争:游戏化激发“求胜欲”
没有人不希望“胜利”,所有人都有“赢的冲动”,分组竞争,是典型的游戏化场景的应用。
在企业管理中,可以分成若干小组,内部PK,形成对比,让团队成员在攀比中提升,这种过程,远远比获胜后的物质奖励,更有激励性。
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分组对抗,不仅仅可以提高参与感和娱乐感,更能实现成就感。
4
危机:惶者生存
8. 危机教育:保持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
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企业和员工会陷入“中年危机”,失去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,进退维谷。
向上,受经验限制,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,但是回报充满不确定性
不变,维系小额度付出,回报不变,激励效果边际递减,现实中就会小步后退,最终掉队
向下,无需付出,但是试错成本极高,很有可能一蹶不振,再无出头之日。
2022/06/13 15:45
2022/06/13 15:16
2022/06/13 12:11
2022/06/13 11:57
2022/06/10 15:19
2022/06/10 15:16